Copyright ©2013-2017 杭州九狐科技有限公司 论文查重检测系统入口 All Rights Reserved. 网站备案号:浙ICP备19020991号-23.
名学生在烦恼。到底什么是剽窃?我们写论文在网上找资料,看看前辈们是怎么写论文的,作为参考也是抄袭吗?其实有这样的困惑是很有道理的,参考和模仿抄袭确实不能简单混淆。有句谚语是仿照葫芦画葫芦,但是没有见过葫芦的人,看什么画葫芦呢?模仿是理所当然的选择,但这绝对不是同情剽窃,也不是赞成剽窃。
是因为模仿和模仿结果有本质上的区别。模仿是学习所必要的道路。例如学习绘画和书法。“临摹”是最直接有效的学习方法。
茅盾先生说,“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,模仿也是学习的第一种形式。但是,拥护“模仿”的也就到此为止了,过了这一步,原本应该是向上踩踏板的“模仿”就变成了妨碍者。
”这句话真可谓简洁、全面。由此我们可以意识到,模仿和抄袭之间确实存在着微妙的关系。模仿的参考和抄袭的本质是不同的。目的不同。模仿的动机是学习。剽窃的目的是偷取别人的文章。过程不一样。模仿后经历变化、痛苦的创造过程。抄袭是Ctrl+C克隆的“捷径”。结果更加不同。模仿的参考结果是革新。抄袭的结果不辛苦。窃取别人的成果但是,现在最严重的是,人们对于抄袭的风气已经麻痹,在网络发达的时代,有大量的复制品和标签。正是现代文化消费市场的一个特征。对于频繁发生的剽窃事件,有人面不改色,予以否认。有人说:“这是由于粗心大意,并不是故意剽窃,而是面对剽窃,但大家的舌头真的融化了,用了各种各样的语言。前两年前报道过,某师范学院爆料的本院近80名大学生明显有剽窃痕迹的调查报告中,多数两篇文章相同,相同率最高的达到了5次。
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,很多大学生对剽窃持“宽容”态度。据说公开前有很多议论。很多人同情抄袭者。“他们运气不好。复印件太多了,我抓到了他们。”我真的不爱说话。
确实宽容是一种心地善良的品质,但是抄袭行为的“宽容”确实意味着在国民中存在集体意识的麻痹。